时间:2025-03-27 16:26:14 来源:
"现在不用再奔波几十公里拿药,心里踏实多了。"43岁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者罗先生(化名)手托着刚收到的药品包裹感慨道。这个改变源于广州花都区"精康融合行动"项目的精准帮扶,广州圣泉医院精康项目社工用专业与温度,为这个特殊群体架起通往康复的桥梁。
病痛与经济双重压力下的困境
罗先生身患精神分裂症二级残疾,与年迈的父母同住。每月需往返广州市区取药,路途远。对患有严重痛风的他来说有很大的负担。无奈之下,他只能自费在药店购药,每月好几百的药费支出让本不宽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不能走太远的地方,不然疼痛几天都很难受”。罗先生坦言。
“四维联动”破局行动
项目社工介入后,迅速启动"医疗-政策-家庭-心理"四维支持体系。在政策衔接层面,社工多次沟通,指引协助家属办理门诊特殊病种认定,使药费报销比例提升至100%。考虑罗先生是通过线上拿药,没有到医院复诊,项目社工链接本院医生进行康复评估及开展预防复发、家庭康复指导等工作,进一步协助他稳定病情,降低复发率。
“我们不仅要解决显性问题,更要建立长效支持系统。”精康项目联动本院中医师提供痛风理疗服务,通过针灸与穴位按摩等项目缓解病痛;心理治疗师则开展认知行为干预及心理支持,帮助罗先生重建生活信心;社工同时会开设符合康复者需求的康复训练,促进其社会功能的提升。令人欣喜的是,在经过一些列的康复训练服务,罗先生逐步情绪状态得到缓解,也会运用一些中医知识、躯体管理等方式来缓解身体不适感。
从受助者到助人者的转变
经过系统介入,改变悄然发生:药费支出减少100%,生活积极性有提高,会注意饮食,降低痛风复发频次,身体状态有所好转。此外,罗先生会在社工开展的小组活动中,愿意充当了带路者角色,协助其他康复者到达活动现场或者活动中协助整理现场物资及布场等工作。他表示以往的日常生活很单一,现在参加了服务,他感到生活有了不一样的感受和价值。
广州圣泉医院承接运营花都区精康项目两年多以来,贯切落实广州市推进“精康融合行动”方案要求,推进区内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多层次发展,打造“医社同行,泉心全意”的服务品牌,目前服务190个多重需求的康复者家庭,持续建立"医护+社工+志愿者"三联服务网络,深化探索“医院+家庭+社区”三位一体服务体系,让更多"罗先生"就能享受“家门口”式全链条康复服务。
文/汤妙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