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3-07 16:19:28 来源: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召开,政府工作报告出炉,一时间引发全国热议。
“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4.9万亿元、增长5%”“城镇新增就业1256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5.1%”“粮食产量首次跃上1.4万亿斤新台阶”“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幅超3%”......等等重磅数据给出了2024年政府工作的成果,为稳定市场预期、增强国民信心夯实了经济基石。
另一方面,“具身智能”“零基预算改革”“瞪羚企业”等新词热词频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则成为2025年政府工作方向、重心的重要指引。
作为中国经济政策的风向标,政府工作报告历来受资本市场重视,对其中数据、言论的拆解、分析更是全年投资战略的关键。本期《投研有方》栏目中,九方智投控股(9636.HK)旗下九方智投九方金融研究所宏观研究员李枭剑,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分享了其对施政目标、重点工作及其对市场影响的观点。
灵活性,成为年内政策实施一大特点
本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主要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等等。
对比去年,本次报告对25年全年经济工作和政策的基调展现了更强的信心,以及对待外部不确定上的政策灵活性。李枭剑表示,对于政府工作报告,大家最关心的莫过于GDP的增长目标,今年设定的目标依旧是5%,与去年一致,是一个相对积极的信号。今年国内经济在面对外部种种冲击的情况下,政府部门依旧有信心保持这一目标,体现了其对国内经济增长潜力的信心。
其次,本次政府工作报告将居民消费价格目标涨幅设定在2%左右,以往这一目标多为3%。对于这一明显变化,李枭剑认为,2%的目标设定更具现实意义,也更加有约束性的,未来物价的温和上涨也将成为经济表现非常重要的考核目标。
此外,政府工作报告新增了动态调整的表述,对政策的实施也更加讲求实际意义,从这些变化可以判断今年的政府政策会更加灵活,尤其是在面对一些外部风险事件或冲击时,灵活性将是今年政策实施的一大特点。
强化民生导向,提升居民获得感、满足感
对于财政政策,本次政府工作报告展现出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涉及预算内赤字、超长期特别国债、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等多种工具,今年合计新增政府债务总规模11.86万亿元,比上年增加2.9万亿元。
李枭剑表示,今年的财政政策无论是总量上,还是结构上都存在明显亮点。不过也要注意到,今年合计新增的11.86万亿元政府债务中,有一部分用于银行补充资本、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等领域,这部分资金带来的增量效果相对有限,对于整体财政的扩张力度仍需进一步观察。
另一方面,针对近期货币政策停滞、宽松预期降温的市场猜测,李枭剑分析认为,为货币政策留后手,可能是最近几个月货币政策始终按兵不动的重要原因。3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公开发言提及,今年将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降准降息;政府工作报告也印证了这一点,再度提及“适时降准降息”,相信今年内外部如果出现一些突发事件时货币政策也将随之出台,更高效地稳定市场,因此货币政策宽松的方向是不变的。
“投资于人”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新词,体现了政府在强化宏观政策民生导向方面的关注与努力。
李枭剑表示,以往在高层报告中“强化宏观政策民生导向”是比较少见的,也就是说我们的经济增长要体现在人民的生活当中,这一次的政策报告深刻关注到居民在经济增长中获得感、满足感的提升,让政策的效率惠及到更多的老百姓。具体到施政上,主要从居民消费补贴、工资增长机制,以及养老金、育儿补贴等社会保障三方面来着手开展。
消费提振再扩容,关注尚未惠及板块机会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具有承上启下的意味。也正因此,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相较往年更受资本市场的关注。李枭剑表示,其实这一次的报告中2025年政府工作任务已经给大家列出了几个比较明显的方向。
本次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2025年要抓好的十项重点任务中,“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位列首位,同时积极部署开展“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李枭剑表示,在去年“两新”政策的基础上,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安排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我们认为这一政策将继续扩容,以往消费补贴以耐用品为主,之后可能会扩容到餐饮、旅游等消费中,因此投资者可以重点关注目前尚未惠及的一些消费领域标的。
此外,本次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到了近期比较火的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方向,也是2025年值得关注的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