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28 13:44:58 来源:
自2017年进入中建四局五公司,便扎根贵州“大山”,陶万军从项目副总工、技术部经理,到项目技术总工,他为项目的工程施工“出谋划策”,为每年懵懂轮岗的新生指路远航,更是作为一名党组织干部为群众倾情奉献……他的职业道路从未偏航,人生方向始终如一。
项目部的“诸葛亮”
大学毕业后,陶万军进入中建四局,从一名微小的测量员做起,他立志做一名优秀的技术工程师,目标明确地进行了职业生涯规划,并经历了房建工程、基础设施工程的技术管理工作,2017年,他成功成为了秀印高速二标段项目的技术副经理,迎来了职业生涯的一个“闪光点”。基础设施项目技术管理要求高、难度大,陶万军刚接手项目的时候发现,项目结构物多、现浇箱梁体量大、征拆难度大、场地狭窄、支架材料多……各种问题困难层出不穷,“这个项目施工组织困难、工期任务重,刚任职的时候我经常焦虑地彻夜睡不着觉”,陶万军回忆到。为保证项目顺利按业主要求工期完成,陶万军针对工程重难点、施工细节与项目开展多次讨论会,“讨论不出结果就继续讨论,吃完饭继续、睡一觉起来继续,直到解决方法出来。”项目同事常为他的坚持和执着苦恼,他却笑着说:“团队是项目的‘智囊团’,我们要为现场施工解决问题”。
在他的带领下,项目实现对桥梁施工、预制梁场、隧道施工等方面的多项创新,累计获得局级工法2项,局级优秀科技创效成果、局十大金点子2次,发明专利受理2项,实用新型授权6项等多项成果,并全面推广落地使用,提高了项目施工水平,促成项目实现科技双优化2项,合计优化效益超四千万元,陶万军完美发挥了他作为一名项目“军师”的应有价值。
新员工的“好师傅”
成为一名项目负责人要求技术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能力,还要有足够的综合管理协调能力,引领新员工驶向正确的航线也是理所应当的责任担当。三年来,新员工每年一换,陶万军却始终不变站在“师傅”的位置上,为项目部与公司培育人才。他制定系统的技术线条新员工培养方案,因材施教、耐心辅导,为新员工累计开展42次培训,结合PPT讲解、视频演示及培训小测试等方式,为新员工夯实业务能力基础、拓宽知识专业水平、辅导职业生涯规划。他时常对新员工说“质量和安全是工程建设‘两道关’,不论你们以后从事什么岗位都越不过去。”为给新员工更贴切详细的知识讲解,他常”亲身上阵”,做试验、查现场、看进度……“现场你经常看到,陶工身后跟着一串小年轻,走一处看一处,大家都习惯了。”陶万军的同事说。
五年来,陶万军成为了十数个新员工的“师傅”,他的“徒弟”有已经“出师”,也有刚“进门”的,相同的是在师傅的教导下,他们都在渐渐成为项目和公司的一股新生力量。“陶工手下出来的人,都一样靠谱”,陶万军项目上的“徒弟”小周说。
党组织的“好帮手”
陶万军不仅是央企的建设者一员,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他兼任着项目党组织建设的责任。任职项目党支部书记以来,他积极开展联建共建活动,牵头项目为当地小学的贫寒学子送上书包文具、保暖衣物,与企事业单位联建组织篮球赛、消防演练活动,资助当地学生继续学业,向当地贫农购买大量农产品助农等等……在他的带领下,项目部为当地扶贫事业做出应有贡献,得到当地群众及社会大众的一致广泛赞誉。
2020年6月汛期期间,项目部驻地受灾严重。陶万军带领项目党员成立抗洪抢险队伍,率先投入到救灾一线中。“当时我们陶工就喊‘党员先上’,然后没等别人反应他自己就冲出去了”,为了保证边坡安全,陶万军带着党员先锋队,及时撤离位于低洼处、易发生山体滑坡地点的人员和脚手架、安全爬梯等高危设施,“这时候不分你是什么岗位,但是党员还是要有党员的自觉,党员必须比群众先上前线!”抗洪结束后,陶万军说。
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持续改进、不断创新,攻克所有的“可能”和“不可能”,是陶万军的人生信条。将荣誉作为自己保持积极进取的动力,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他将以更优秀的面貌迎接工作上的新挑战。
通讯员:陈嘉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