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6日 第895期

充分发挥纽带作用,欧美同学会医师协会再生医学分会开辟再生医学新思路

时间:2023-10-16 10:26:29  来源:

再生医学是一个充满前景和挑战的领域,它利用生物学和工程学的理论方法来创造丢失或功能损害的组织和器官,并使其重新获得正常组织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近年来,国家对再生医学的支持不断加强,组织工程技术快速发展,使得再生医学成为医学界的研究和创新热点。我国越来越多的科研人才投入研究,在胚胎干细胞建系和iPS全能性确证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取得了一批特色原创成果。在组织再生临床应用上,也已形成利用组织工程人工皮和细胞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以重建循环等功能,具有中国特色技术路线和方法。

科研成果转化推动再生医学发展

组织工程人体组织器官再生是再生医学领域的前沿技术,其临床应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组织移植和人工器官。组织移植是指将自体或异体的组织器官移植到患者体内,以替代病变或损伤的组织器官。而人工器官则是利用生物材料和组织工程技术,构建出能够替代天然器官的生物材料支架和组织结构。

组织工程技术已经帮助人体多个组织器官实现了再生。早在1997年,科学家曹谊林在裸鼠背上成功构建了人耳形态的软骨,这一创新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轰动,首次向人们展示了组织工程技术可以“再生”人体组织的可能性。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肿瘤外科主任医师谭强教授于2002年提出了“体内生物反应器”的概念,该技术解决了气管替代过程中的缓慢再血管化和反复感染等难题。首例接受此手术的韩先生已存活五年多,这一成果创下了组织工程气管应用于人体的最长生存记录。

值得关注的是,企业在组织工程人体器官再生转化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其不仅能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商业化产品,推广至医疗机构和患者,使更多人受益。同时,还能够提供资金支持,推动整个领域的发展,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021年,为了使“体内生物反应器”技术更成熟、更快速地推进落地,北京一诺亿康科技有限公司共投资了2300万元;今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与该公司达成《人工气管再血管化医学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战略合作;直至6月,这项技术助力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成功完成了国际首例L型组织工程气管替代手术。

这一重大突破不仅标志着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落地实施,更为组织工程技术在再生医学领域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和思路。

再生医学分会的成立,将充分发挥纽带作用

为了加速推进我国再生医学的创新驱动发展,欧美同学会医师协会再生医学分会(以下简称“再生医学分会”)的成立致力于将好的科研成果产业化,造福更多的患者。

再生医学分会是一个专注于再生医学新技术研究的权威组织,隶属于欧美同学会医师协会。该分会由科学家曹谊林担任名誉会长,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肿瘤外科主任医师谭强教授担任会长。欧美同学会是一个全国性的留学人员组织,由中央书记处领导和中央统战部代管,医师协会则是欧美同学会的专业委员会,是由中国海内外医学界及相关领域人才组成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

目前,已有近百位从事再生医学领域的专家加入再生医学分会,其中包括全国各大医院肿瘤科、罕见病科、呼吸内科、胸外科等著名专家教授及专业医疗机构、科研机构、转化平台、专利公司、生产企业的业务骨干。

再生医学分会的宗旨是推动全国乃至国际的医学再生和组织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关注挑战和研究方向,专注于再生医学新技术,推动组织器官再生修复的标准化。同时,分会将实现构建学科融合创新联合中心等四维一体的再生医学转化平台、建立产学研合作模式、实现再生技术在呼吸道软骨等的关键突破、推动制定再生医学临床应用的规范和报批程序的目标。

再生医学分会将提供多种支持,包括组织学术交流活动、推动器官和组织再生相关产业的交流与合作、举办“产学研”研讨会以搭建科研、教育和生产的协同与集成化平台、定期举办培训活动,以及与医疗器械行政机构合作等。

再生医学分会构建的“四中心、四融合”创新生态对于加速再生医学的发展和产业化进程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

其中,“四中心”包括促进学科交流的临床创新中心、支持医学与工程技术开发的医工融合概念验证中心、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的产医融合成果转化中心以及为创新项目提供投资、孵化和转化机会的投孵融合产业孵化中心;“四融合”则指技术创新与临床需求的深度融合、医学与工程学的交叉融合、科研与产业的紧密融合以及投资与孵化的全面融合。

此外,再生医学分会还将提供多元化的资金来源,包括GP基金、TTO平台、政府基金和企业资本等,以支持创新项目并为其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